政策法規
      “零工資”就業違法
      發布日期:2009-11-19 閱讀次數:391 字體大小:

          目前,各地畢業生處于求職高峰,上海、天津、浙江等省市紛紛冒出了“零工資就業”群體。上海市勞動保障部門為此提醒大家:“零工資就業”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做法,用人單位不能以任何方式選用或接受勞動者從事無報酬工作。

        眼下,在國內不少城市,迫于嚴峻的就業形勢,應屆畢業生的“薪”愿一降再降,更出現一批只要工作、不計報酬的“零工資群體”。一些畢業生面對心儀的工作舍不得放棄,又擔心企業不予接納,于是采取“迂回戰術”,為了增加競爭力或者抓住些微的就業機會,不惜拋出“零工資繡球”,放棄應有的勞動收入和社會保障權益。近日一項全國性抽樣調查顯示,有0.8%的被訪者處于“零工資就業”狀態。

        勞動保障部門指出,各界在把“零工資就業”當作一個新現象來討論或研究的同時,更應當從法律角度認識到,這是一種違法行為。我國《勞動法》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同時,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也必須向其支付工資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

        有的用人單位稱,一些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零工資”階段是給予其“培訓”的階段。對此,有關部門指出,畢業生在進入用人單位后就成為勞動者,單位仍以“實習”等名義使用廉價勞動力是違法行為。此外,無論勞動者是否自愿提供,用人單位都不能違反法律規定接受。

        勞動保障部門表示,對于上述違法行為,勞動監察部門有權介入和查處,用人單位必須補交所欠工資和社保費并接受處罰。查處手段包括個人投訴、定期檢查及勞動者事后追訴等,用人單位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芦山县| 莱阳市| 乌鲁木齐市| 台山市| 荆州市| 比如县| 外汇| 龙海市| 陆河县| 陕西省| 丹东市| 清徐县| 新建县| 巢湖市| 平潭县| 乌拉特中旗| 兴安盟| 元朗区| 乐业县| 无棣县| 桦川县| 阿勒泰市| 茂名市| 依兰县| 错那县| 呼和浩特市| 景宁| 平原县| 德清县| 普格县| 大港区| 恩施市| 达尔| 锦州市| 大丰市| 宁国市| 于都县| 东乡县| 莆田市|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