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的財務制度
      發(fā)布日期:2009-11-20 字體大小:

       (一)隨收即付制

       

        隨收即付制度是指當期所收保險費用于當期的給付,使保險財務收支保持大體平衡的一種財務制度。除養(yǎng)老保險項目外,一般社會保障項目都是采用的這種財務制度。

       

        養(yǎng)老保險采用這一制度有利有弊。隨收即付制度最大的優(yōu)點是費率計算簡單,同時因為沒有巨額基金,不會有保值增值的壓力,不會受到貨幣貶值的不利影響。但這一制度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必須經(jīng)常重估財務結(jié)構,調(diào)整費率,而一般地由于人口結(jié)構趨于老化、福利水平的剛性等原因,費率一般是日益提高的。同時,從分配關系看,在退休金保險方面,隨收即付制度實質(zhì)上是代際間的再分配關系,日益上升的費率,會加深代際矛盾,造成政治問題。

       

        (二)完全積累制

       

        這種制度是在對影響費率的相關因素進行長期測算后,確定一個可以保證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收支平衡的平均費率,并將所收保險費(稅)全部形成社會保險基金的一種財務制度。企業(yè)年金制度中及社會保險制度框架下的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計劃下較多采用這種財務制度。

       

        這一制度最明顯的長處是由于有基金的積累,在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能保持保險費率的相對穩(wěn)定。但這一優(yōu)點是以基金收益率高于工資增長率為前提的。這一制度的缺陷也是明顯的,一是在制度運行初始就要求較高的費率;二是基金受通貨膨脹的壓力較大,如果基金運用得當,不但社會保險制度能從中受益,而且整個經(jīng)濟將由于基金的有效配置而受益,反之,如果基金不能保值增值,這一制度比隨收即付制度的成本更高。

       

        (三)部分積累制

       

        這種制度是隨收即付制度和完全積累制度的混合物。在初始時,它的費率高于隨收即付制度而又低于完全積累制度,在準備金方面,它會多于隨收即付制度而低于完全積累制度。

       

        這一制度是要在迎接人口老齡化和初始的高保費制度中尋找一條中間道路。通常的做法是將原來隨收即付制度所交保費中的一小部分積累于個人賬戶制度,或在原來制度之上提高費率,并將增量部分全部積累于個人賬戶制度。這一制度也同樣面臨基金的管理和保值增值問題。

       

        中國1997年建立了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就采用了這種混合財務制度,稱之社會統(tǒng)籌與個人賬戶制度相結(jié)合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塞县| 漳浦县| 静安区| 巴中市| 营山县| 永城市| 进贤县| 特克斯县| 奉贤区| 夏邑县| 镇雄县| 英超| 新竹市| 高青县| 边坝县| 金塔县| 库车县| 家居| 萨嘎县| 正阳县| 淮南市| 军事| 渭南市| 桃江县| 芜湖县| 朝阳区| 高要市| 山东省| 郎溪县| 澄江县| 商丘市| 民和| 宁德市| 红河县| 金乡县| 屏东县| 嫩江县| 桂东县| 酉阳| 高邑县| 沽源县|